员工天地
您当前的位置: 人力资源 > 员工天地 >

思考、热情、努力,必定硕果累累—姜良斌读《干法》有感

【 发布时间:2023-04-20 】 【 点击次数:155 】 【 所属分类:员工天地】

平邑和牧财务经理:姜良斌


稻盛和夫作为世界著名的商业实业家,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,曾经的培训老师也经常引用他事迹、作品及案例来对我们进行培训,但拜读他的作品,特别是这么完整深入的读下来,还是首次。

《干法》一书字面的意思,我理解成干事的方法,我看书一般先从一本书的序开始,《干法》一书的序,讲了作者本人的“劳动观”,既“价值观”的形成,是从二战后的日本发展的困境和其对社会现象深刻认识的基础上,产生的一种使命感,对人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及定义,我认为作者本人,是一个有着很深的家国情怀的人。

全书共六章,围绕为什么工作,如何更好、更快速的进入工作角色,一个好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,日常工作的标准是什么样的,怎么才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成果来展开。每一章都对工作,赋予了新的意义、新的动能及力量。

为什么工作?就像是问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一样,积极乐观、向上的人,总会在工作生活中,找到其存在的意义,从而快乐的工作,创造价值,消极的人会多一些懈怠和报怨。我们工作的目标有很多,为家人、为朋友、为团队、为社会、祖国等等。每一个人来到世上,冥冥之中,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被相应的赋予了不同的角色与内涵,特别是人在成年参加工作以后,肩膀上扛起更多的是责任,要做一个有使命感、有责任感的人,为幸福、理想勇于担负更大的重担,为自己向往的事业,而努力付出去奋斗。

如何使自己更好的进入工作角色,一直能保持一个好的工作状态。从事一份你所热爱、向往的工作,就算是你梦寐以求的好工作,也有温度降下来的时候。就像人谈恋爱到结婚一样,热恋时的山盟海誓、轰轰烈烈,但最终还是要面对结婚、生儿育女、柴米油盐,一切终会归于平凡,这是正常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。人是有惰性的,思维是有惯性的,不及时做出改变,突破原有思维模式的包裹,是无法承担更重的担子,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。

     我在原单位工作近6年的时间,这段时间里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经历了数次的岗位调整,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,我都是在第一时间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每一次都是以崭新的工作状态,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,当你的付出努力到达一定程度以后,职位收入都会相伴而来。职业的道路上,万事以工作、公司的利益为重,要有担当能承重。这也是我对工作的一点感悟。

人要常有归零的心态,时常自悟、自省,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及要求,主动担负起更大的责任,40岁左右的年龄,年富力强,正是工作、干事业的好时候。工作要坚持、迎难而上,只要努力的目标是对的、方向是对的,当然有时人也会迷芒,那就选对的人跟对团队,团队成功了,企业成功了,相应的也就成就了自己,一旦有了选择就不要迟疑,往往很多的成功比拼的是一种耐力,要持续输出直至成功。

   “理想是丰满的,现实是骨感的”曾几何时,这句话很流行。“乐观的构思、悲观的计划、乐观的执行”,沿着既定的目标拼搏,付出自己所有的不输于任何的努力,在前行的路上不断的用更高的目标,更高的要求来鞭策激励自己,勇攀高峰曙光定会照在身上。

鲁迅曾说过“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多了,也便成了路”,在向往成功的道路上,会有好多人在同一路上经过,墨守成规不思进取,只能走别人的老路,要敢于走“别人没有走过的路”,时刻保持一个创新的思维和状态。

整本书稻盛和夫用他70多年的人生,向大家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。以积极的思维方式,满怀热情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,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。做到这些,一个人的人生必定硕果累累,幸福满满。